人越長大越喜歡紅木家具.
木的靈性和清香
讓你心靈滌蕩
變得靜心...
紅木家具自出現以來就以沉穩、質樸、高雅而著稱,一直都是文人墨客的心頭之愛。士大夫把自己對書法、繪畫的審美喜好融入到紅木的設計和雕磨中。紅木家具的制作過程,也是匠人賦予木頭第二次生命的過程。
它融和了道家、儒家、佛教的思想,給人以“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的眼界。
紅木家具不同于現代的家具,它本身就有內斂、平靜的氣韻,使你的心境平和下來,身心也得到舒緩。
如今坐辦公室的人,基本都會有腰痛頸酸的毛病,為了抵抗酸疼,往往會選擇抱枕、靠墊以及舒適的坐椅,回到家往往會半躺陷在沙發里,來消除疲勞。其實,這樣不僅身體得不到放松,反而會養得大肚滾圓。
當我們還很年輕的時候會喜歡“葛優躺”,但到了一定年紀,閱歷提升,就需要紅木家具來支撐修養和品性了?!?/span>
紅木家具通過力學結構和美學平衡,給人健康的舒適,而不是慵懶的隨意和絕對的放縱。
“坐如鐘、站如松、行如風、臥如弓”不僅是古人要求的儒雅禮儀,更是古人練功修行、保健養生的經驗總結。
紅木家具在造型設計上,很大程度矯正了人的坐姿,不要認為紅木家具很堅硬,會讓你神經肌肉的緊繃,讓你覺得“累”。
其實,只要能夠堅持一段時間,你就會發現這樣的“正襟危坐”讓你挺胸、收腹、舒氣、挺頸、丹田運氣、通經活絡、精神氣爽,而僵硬、酸痛的毛病也會慢慢消失。
木心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癥,知識也救不了』
吳冠中說:『文盲不多,美盲很多』
蔡元培曾提出:『以美育代宗教』
一個懂得審美的人,就不止是生存,而是在生活。去欣賞音樂和詩歌,去學習自己喜歡的樂器,去繪畫,這些事情跟美有關,而跟利益無關。
而正是這些在有些人眼里“無用”的事情,才是我們靈魂的構成部分,才是我們作為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在蕓蕓眾生中的獨特之處。
如果你有幸接觸過真正美好的事物,
這種美好會潛移默化的在他心里生根發芽。
變成他對生活的品質要求,
不管他在哪里,從事什么職業,
這種美好都會伴隨他終生。
而紅木家具,
恰好就是這件真正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