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酸枝這張“大紅臉”唱出了一世芳華,價格創下了歷史新高然后悄然停止,不得而知的是,為何紅木種類那么多,偏偏是緬甸花梨緊隨其后。
然而,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靜寂了近一個世紀的緬甸花梨真的再次華麗地出現在了公眾的視野。
緬花多角的戲子
然而,緬甸花梨就像個唱多角的戲子,把“生、旦、凈、末、丑”五個角兒都演了個遍。
從最初的10000元/噸一度被爆炒至35000元/噸,跌幅最大時一天降價8000元,到現在保持在了16000~30000元/噸的穩定價格。
這樣的價格走勢是海黃、紫檀、紅酸枝都不曾有過的。令人不解的是,不管是經歷“過山車”還是“滑鐵盧”,緬甸花梨依然是市場上被力挺的紅木“寵兒”。
她吸引的不僅僅是眾多生產商、消費者的眼球,還俘獲了大批木材商和專家、學者的心。
那么,她到底有哪些得天獨厚的特性可以讓這么多人為她堅守?

阻不斷的歷史韻,聞不絕的梨花香
“如果說海黃的香味是一種戒不掉的癮,那么緬甸花梨的香味就是一種聞不絕的梨花香。”行業形容緬甸花梨的特性做了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
緬甸花梨優于其它紅木的最大特性就是那種不張揚的香。
不是所有花梨都有香味,老撾花梨也有香味,但淡很多,其他花梨就差更多了,或根本沒有。
緬花做的床和頂箱柜是白酸枝無法企及的,那股悠悠的清香總讓人止不住的喜歡和陶醉。
不曾想來,與生俱來的香氣與得天獨厚的歷史底蘊卻賦予了緬甸花梨的不平凡。
看得見的實用性
在問及國內大型紅木生產企業為何選擇緬甸花梨二十年不改變時,業內專家說道“因為它實用啊,市場需要什么,我們就生產什么。”
也許正如所說的,緬甸花梨的實用性是有目共睹的。
據了解,花梨的種類十分繁多,除去黃花梨不說,在市場上常見的幾種花梨中,只有緬甸花梨是屬于國標紅木的,且緬甸花梨木質、木性都非常好,穩定性很高。
而且料大、獨板制作出的家具不用擔心白邊、拼補,紋理華美并伴有淡淡的木香。
緬甸花梨木色均勻,木性穩定,制作工藝優良、存貨量相對穩定,相對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利好。用緬甸花梨進行合理的設計、再用我國傳統的榫卯結構和精湛的工藝手法打造的家具,由內而外地散發出不張揚的個性,深受大家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