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方制象,各有所宜,寧古無時,寧樸無巧,寧儉無俗”,明朝文震亨在《長物志》中談到家具設計時如是說,這也體現了中國古典家具對于古樸大雅的追求。
中式家具,非良木不擇,非良工不用,非美漆不涂,非佳境不設。凡床幾案凳,杌桌窗屏,皆精致華美牢固堅實,實為一代代中國匠人良心打造的,永不過時的東方美學!
沉淀千年的東方生活美學,沒有在時代的洪流中漸漸消退,卻以簡約空靈卻不失內涵的設計,站穩歷史的腳跟,時至今日,仍散發出永不落伍的魅力。
中式家具之多之繁,超過西方任何一個國家,每一款都體現了中國人對于美的感知、與對生活的理解,把日子過成藝術,這便是中國人家居藝術中的獨到之處。
中式家具按使用功能的不同,可分成“五大類”:椅凳類、桌案類、床榻類、柜架類、雜項類。
椅凳類
漢代之前,
人們是沒有坐具的,
通常采用的以茅草、樹葉、獸皮等,
制成的席子,席地而坐,
直到一種被稱為“胡床”的坐具從域外傳入中原,
才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椅凳,
后經唐朝的全力發展,
椅子才從胡床的名稱中分離出來,
直呼為椅子。
桌案類
桌案在中國古代文化中地位較高,
是中國禮儀文化之邦傳承的產物,
也是禮儀接待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在中國的古代,
對桌案有著嚴格的等級劃分制度,
比如,
供桌供案主要應用于,
祭奠仙逝長輩和敬供先人,
八仙方桌主要應用于接待重要賓客,
例如“請上坐”指的是,
八仙方桌朝南的左邊位子,
圓桌主要應用于家人共餐,
一家團圓之意。
床榻類
床榻的歷史可追溯至神農氏時代,
那時還只是專供休息與待客所用的坐具,
直到六朝以后才出現高足坐臥具,
“床”與“榻”在席地而坐的時代,
是有分工的,
床體較大,可為坐具,也為臥具,
榻體較小,只用于坐具。
柜架類
柜子的使用大約始于夏商時期,
古時的“柜”,并非我們今天所見之柜,
但很像我們現在所見的箱子,
而古代的“箱”,
則是專指室內存放東西的地方,
我們這里說它是箱子,
是按現代人的說法,
如果按戰國時的稱呼,
則應稱為“柜”。
雜項類
除了椅凳類、桌案類、
床榻類、柜架類的家具之外,
還有很多種類目,
如:書箱、印匣、提盒、
屏風、盆架、鏡臺等,
在此全部歸納為“其他類”。
中式家具,簡凈簡從,宛若天成,空靈婉約,意蘊篤厚,一桌一椅,一床一榻,都凝結著古老的中國智慧,散發出了永恒不變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