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紅木價值逐年翻番,傳統家具拍賣也屢創天價。不僅是傳統家具炙手可熱,當代紅木家具市場同樣紅火。
紅木收藏曾經歷過一段不短的沉寂期,現在人們已經開始認識到它的價值,行業也慢慢迎來復興。
事實上,在清末民初,一件上好的紅木家具可以換一套四合院。

原材危機催熱收藏
紅木家具之所以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它的材質。
紅木原材生長期和成材周期非常漫長,對于幾代人來說都是不可再生資源,原料十分稀缺。
加上近年來,18種紅木被列入國際瀕危種,各產地國紛紛嚴控紅木出口,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紅木的升值潛力巨大。
有數據顯示,10年里黃花梨價格上漲800倍,大紅酸枝則在幾年內上漲了10倍之巨。
近年來,紅木家具的價格每年漲幅超過20%,仍然跟不上原材料的上漲節奏。
由于紅木家具從制作到銷售有一段滯后期,隨著原材料日益稀缺,紅木家具的價格在未來必定還會呈現周期性上漲。

木作工藝或將失傳
木作工藝后繼乏人,也是紅木家具不斷升值的決定因素。
紅木家具‘惟材料論’的時代已經過去,材質和工藝均屬上乘的作品才有收藏價值,目前優秀的木工十分稀缺。

文化底蘊成價值沸點
亂世黃金,盛世收藏。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數次“收藏熱”,而這幾次“收藏熱”的內在共通之處是:金錢的富余、較高文化后趨同的價值取向和穩定的社會環境。
對于懂得紅木的人來說,紅木就是文化。盡管在不同歷史階段呈現出不同表現形式,然而作為傳統文化載體,紅木家具卻始終保留著純正的血統。
也正是這種傳承精神,彌補了現代社會在飛速發展之余丟失傳統精髓的遺憾,滿足了現代人對于古典文化的精神訴求,賦予紅木更高的附加值和溢價空間。